“3+2”体系建设推进“三农”新转变 要闻-吉林站 姜春起 227558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站 > 要闻

“3+2”体系建设推进“三农”新转变

——我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2016-12-05 09:50 | 来源: 松花江网

  近5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着力构建“3+2”体系,推进“三农”新转变——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优质安全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向着以智能化、精准化为标志的3.0时代新农业转变,农村向着以人和物统筹发展为特征的升级版新农村转变,农民向着以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农人转变。

  5年来成绩斐然。全市一产增加值保持了年均6.4%的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495元,年均增长11.8%;粮食总产量跃上110亿斤阶段性水平,2012—2014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市”荣誉;2013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称号。

  构建“3+2”体系,我市打出的第一张牌,是以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局面。在区域布局上,厚植发展基础,构建“三大板块”新格局。城市周边板块,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发展了以采摘、赏花、品鱼、滑雪等为重点的环城休闲农业带。平原区板块,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以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山区半山区板块,依托自然生态,重点发展以长白山特产经济、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农业,构建特色经济带。

  与此同时,加快产业链向优质特色方向转变,优质稻米产业创出了品牌,长白山特色产业形成了规模;加快供应链向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长20%;加快价值链向满足人们消费新功能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第二张牌,是以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先导区建设示范引领。规划建设了290平方公里的万昌、孤店子两个现代农业先导区。两年来投入资金20多亿元,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环境整治、温泉产业带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标准化、信息化、生物化、机械化”上实现了新突破。坚持农田建设高标准。统筹利用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5年累计建成11万公顷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坚持社会化服务高效率。每年推广新技术、新成果4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

  第三张牌,是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关键,统筹经营主体、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要素,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把农民组织起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000户、1600户,带动农户28万户。把土地流转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我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万公顷,占承包地面积的27.7%。最后,积极探索,通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办法,把农村资产经营起来,唤醒“沉睡”的资本。

  要确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3项建设的顺利、平稳和健康,就离不开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这两项建设的跟进。

  我市的做法是,以强化农村人才支撑为重点,提升农民创业创新技能,着力构建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同时,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根本,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

  5年来,我市创新推广了适合农民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模式和“农民点餐、政府买单”培训模式,积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又一批在田间地头提供植保、农机等生产性服务的蓝领农民;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新技术,在园区、企业的办公室里“遥控”农业生产的白领农民;把农业和市场相结合,在商海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金领农民,成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在构建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方面,我市积极打造新农村重点村,全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尤其在近两年来,开展了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通过这次整治,全市1378个行政村建设垃圾填埋场859个、转运池8561个;有1254个村配备了转运车或购买服务;有1342个村聘用保洁员4690人;有1341个村落实了“三包三责”制度,覆盖面达到97.3%。  

江城日报记者/王久权 编辑/李波 

责任编辑: 姜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