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缸窑镇 休闲-吉林站 杨春红 224513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站 > 休闲

升级缸窑镇

2016-10-20 | 来源: 精彩龙潭

1.webp.jpg

  编者按

  在大缸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后,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出品的“特产”摇身一变,成为收藏界的硬通货;“缸窑” 还孵化出“钦窑”,吉林钦瓷应运而生。

  

      辉煌·前世

  缸窑镇

  GangYao

2.webp.jpg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寂寞。

3.webp.jpg

  在大缸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后,缸窑烧制技艺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背后的逻辑是自来水技术的应用、储存器皿的迭代。

4.webp.jpg

  因缸窑烧制技艺而闻名的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像个耄耋之岁的老人,其皱纹里藏匿着旧而辉煌的时光。

5.webp.jpg

  距吉林市区40多公里,缸窑镇是个闻名东北的小镇——被誉为北国陶都,有着丰富的白黏土资源,景德镇50%以上的原料都由这里供应。“缸窑歇业,景德镇停摆。”一位缸窑镇的老工人说。

6.webp.jpg

  缸窑镇出产的缸曾一度供不应求。东北人习惯在秋季腌酸菜,日常用水也要用大缸来储存。缸窑出产的大缸还曾是家庭里的“大件”——质量上乘,结实耐用,褐色的釉面散发着质朴而优雅的光。

7.webp.jpg

  缸窑镇的缸窑烧制技艺要追溯到300多年前。康熙二年(1662年),曾经当过瓷窑技术工人的赵岩龙随着逃荒难民来到溪浪沟,在山坡上结草为庐住了下来,把烧制瓷缸的技术传到这里。溪浪沟就是后来的缸窑镇。这门古老的技艺便就此扎下根来

8.webp.jpg

  时至今日,“缸”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昔日繁荣的镇子,现在只剩下空荡的厂房和被人遗弃的大缸小罐。

9.webp.jpg

  大缸虽然风光不再,但陶瓷公司和个体作坊,还有几家。目前镇里仍在运营的陶瓷公司的一位老师傅自豪地说:“要是在以前,我们可是高收入人群,工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4000多人,能生产800余个品种。现在虽然看着很不景气,但我们有信心将技艺传承下去。”毕竟,缸窑烧制技术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这块土地上。

10.webp.jpg

  这位老师傅不知道的是,他们曾经打造的生活用品却在收藏界站稳了脚跟。吉林缸窑的“特产”,是收藏界的一重要分支。曾经售价10元钱的茶壶,在收藏界叫价500元。年代较为久远的大缸,则价值数千元。

  

       升级·今生

  缸窑镇

  GangYao

11.webp.jpg

  辉煌也属于现在。

  2007年,缸窑传统制缸烧制技艺入选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webp.jpg

  2014年底,吉林市龙潭区的驻区企业——吉林市宝丰球粘土有限公司成功烧制出了第一炉瓷器,其取材便来自当地的球粘土。经多位权威专家论证,最终为本地窑口定名“钦窑”——吉林钦瓷应运而生。

13.webp.jpg

  目前,吉林市龙潭区正立足缸窑镇和大口钦镇丰富的球粘土资源和悠久精湛的烧陶烧瓷技艺,推进球粘土产业园建设。而缸窑的烧制技艺正面向工业陶瓷和工艺陶瓷转身。

14.webp.jpg

  文艺青年认为,旅行是执念。缸窑陶瓷休闲旅游开发项目也已经走在路上,陶瓷博物馆正在修建。

  南有景德,北有缸窑的格局将被重塑。

责任编辑: 杨春红